文章轉自:https://www.parenting.com.tw/article/5093306
為了幫助特殊兒們進入小學時能銜接學習內容與熟悉生活模式,教育部《特殊教育法》、《特殊教育法施行細則》;衛福部《身心障礙者生涯轉銜計畫實施辦法》等皆有訂定「幼小轉銜」相關服務,不僅能幫助孩子增進解決問題的能力,也能讓家長一同學習,與孩子共同面對新階段。
幼小轉銜服務是協助特殊需求幼兒適應全新就學環境,並順利銜接幼兒園至國小生活而存在。
特殊兒進入小學時可能會遇到諸多問題,尤其幼稚園與小學的教學方式、環境適應、課程設計、親師溝通等大為不同,真正進入小學前,家長孩子都需要時間熟悉。幼小轉銜服務能夠幫助特殊兒家庭銜接兩個不同的學習階段,《特殊教育季刊》強調,該服務同時也能為教師、孩子、家長三方帶來助益。
孩子能夠透過幼小轉銜做好準備、適應環境,並提前擁有進入小學階段的關鍵技能,如生活自理、問題解決、適當行為、溝通技巧、表達需要、社會互動技巧、遵守常規與指示、問題解決等能力。而家長則能夠減輕壓力,給予孩子心理支持,同時建立對學校的正向態度。教師也可事先掌握幼兒現況及需求,與家長聯繫溝通,提前因應與協調未來可能遭遇的問題,以降低孩子因新環境而遭受的衝擊與壓力。
幼小轉銜開始於幼童離開幼兒園前的 6 至 12 個月,過程中,家長必須準備相關文件、參加評估會議,也需與幼兒園教師、國小教師共同合作。不過要真正釐清孩子需求,還是得遵循個縣市政府教育局的入國小鑑定安置流程,才能取得最適切的教育安置建議及相關資源。
入小鑑定流程大致分為以下步驟,以111學年度台北市入小鑑定流程為例:
在選擇學校時,家長可以從距離、氛圍等條件來考量,為了避免跨區舟車勞頓,特殊兒入學通常採「就近安置」原則,除非學校無法支援孩童需求才得另做討論。
《台中市社會局早療季報》中也建議,盡量不要挑選離家太遠的學校,15分鐘以內的車程最為適當。《早療季報》另提及,家長也需先行觀察學校氛圍是否友善,友善的環境更有益孩子、家長,更可避免身心俱疲的狀況。
選校考量points:
家長有考慮的學校後,可以自行參觀或預約參訪校園,若在預約過程遇到困難,可透過各縣市政府相關資源求助,不過現在各縣市政府社會局也有參訪國小的活動與資源簡介,這部分家長們也可以多留意相關訊息。《早療季報》中指出,家長在參訪時可以多留意以下問題:
經過前期的準備與評估,家長與專家們透過會議,也決議出適合孩子入學的學校與班級模式,接著就需要調整心態與做足準備,讓孩子在轉銜接段能更加適應。《早療季報》提及,入學準備應首重孩子生理需求、環境與人的安全需求,包括吃喝拉撒睡、冷熱痛、安全感、穩定感。
穩定而可預期步調是讓特殊兒感到生活安適的核心,因此生活作息的調整,應重視孩子基本睡眠長度,並配合家庭作息規劃;也可找時間多帶孩子參訪新學校了解環境、鐘聲等,同時也教導孩子認識學校生活步調,如上放學時間、何時回家、誰來接、往哪去等,以建立孩子基本生心理安全感。
家有特殊兒的黃琪惠老師也提供家長幾個做法與步驟,讓孩子可以順利銜接幼兒園與國小這段時期:
幼小銜接第一步:培養正確良好的學習態度和習慣,奠定穩固的學習根基。
幼小銜接第二步:重視生活習慣和能力的培養,教導孩子獨立完成自己的事。
幼小銜接第三步:教導孩子基本學習能力的加強。
幼小銜接第四步:心態的調整和放手相信孩子並協助孩子適應。
幼小銜接第五步:適合的鉛筆,正確的執筆姿勢和方法。
幼小銜接第六步:適時和寶貝的級任老師構通聯繫,建立良善親師合作關係。